2)第33章 为日觅月议乾坤(12)_宰执天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已经下定了决心。

  朱太妃回到了圣瑞宫之后,便再无消息传出。天子那边的反应也是毫无消息。太后的想法更是难以捉摸。

  这些未知,已经让人觉得此刻安静的皇城,山雨欲来,狂风满楼。

  而宰辅们议论的内容,同样掀起了轩然之波。似乎是刻意宣扬,两府辅弼在密室中的议论,变成了拿着铁皮话筒对全城在说话。

  请求太后继续垂帘听政,宰辅们其实根本不必多此一举。

  对绝大多数朝臣们来说,反对也好,赞成也好,都不如什么都不说。万言万当,不如一默。

  只要没人不识趣的提起天子亲政,垂帘听政将会顺理成章的延续下去。

  这本是应该是朝臣们心照不宣的一件事,可章惇、韩冈却带着两府一起上请太后继续垂帘。

  不但让太妃的心迹昭彰于世,同时也曝光天子之过,最重要的,这就逼得朝臣必须选边站了。

  如果是为日后计,当然不宜开罪天子,以年纪来看,太后总归活不过皇帝。

  太后在世时有多么春风得意,皇帝亲政后,就有多么伤心失意。

  眼下霸占两府多年的宰执们,皇帝一旦亲政,怕是一个都不会留下来。

  可是韩冈为什么不担心天子亲政后的报复?

  难道他会愚蠢到认为自己有定策救亡之功,可以让天子不敢动他分毫?

 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。熟读史书的臣子们,都知道桀骜不驯的功臣是皇帝最优先的处置对象。

  那么问题来了——

  皇帝还能活多久?

  “官家近况如何?”

  吕惠卿就听到身边有人在问。

  身处人群之中,披着防寒斗篷,将朝服罩住的吕惠卿显得并不起眼。

  不过当他看过去的时候,三人视线交错,那边的两人连齐齐脸色一变,匆匆散开。

  吕惠卿倒不觉得他们认出了自己——看不见朝服,又是多年未上京,哪可能认出自己就是当年意气风发的吕惠卿——而是怕自己认出他们。

  匆匆一瞥,若非熟识,怎么都不可能将人分辨,可吕惠卿却是当真认得其中一位。

  那一人是位京师闻人,地位虽不算高,却人脉靠山都不缺,名声也不差。厚生司一坐多年,从判官做到判司,韩冈旧年的举主,判厚生司吴衍。

  厚生司与太医局本是一体,如果是他,皇帝和太后的近况,的确是瞒不过的。

  但要是皇帝身体不好,大婚是为了冲喜,消息早就会传遍天下了,又何须多问?

  既然什么消息都没传出来,皇帝还有精神去看他未来的皇后嫔妃,那么担心皇帝寿数不永,眼下依然是多余。

  吕惠卿并不觉得韩冈有本事去算太后和皇帝的命,不过是世人以讹传讹。

  儒门子弟,原本就该是敬鬼神而远之。这一点上,吕惠卿与韩冈有着共同的语言。

  但吕惠卿,终究是不可能跟韩冈走在一起的。

  眼下最

  请收藏:https://m.qu70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