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17章 桃李繁华心未阑(下)_宰执天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算不算?”

  游醇摇了摇头:“听了很多了,可一日朝廷不决定主帅人选,便一日是空谈。”

  “不过报纸上说得挺多。”

  西南方面的主帅人选,还没有诏书出来。朝廷的塘报和外面的报纸,都在连篇累牍的抨击高氏为逆。

  “名不正则言不顺啊。”游醇轻叹了一声。

  朝廷要名分,当然只能这么做。

  其实如果排除掉掌握国政这一条,高智升、高升泰其实可算是大理拨乱反正的忠臣。元丰三年,逆臣杨义贞杀国主段廉义,自立为君,高智升便立段寿辉为国主,命子高升泰杀杨义贞。只要他一日不篡位,一日便是拨乱反正的忠臣。

  不把他们的名声毁了,朝廷可没脸直接派兵上阵。太祖皇帝的卧榻之侧虽好,可玉斧划界都丢一边去了,再借用太祖的原话,说了徒惹人笑。

  “……那大气压铜球实验呢?”

  “是相公在去年九月的《自然》上写的那个实验?”游醇沉吟道,“上京的半路上,已经听说有人验证成功了。”

  “的确是成功了,而且是在国子监的大门前。”

  这是韩冈在自然杂志上提出的,用来验证大气压的存在的实验。横渠书院第一个进行验证,然后一帮好事者在国子监的正门前又重复了一次,

  两个一样大小半球形的黄铜碗,合起来就是一个严丝合缝的铜球,只有一个抽气的小孔。用真空泵抽出铜球中的空气,用了八匹马,都没能将铜球给拉开。

  “当初相公用水银柱确认大气压存在,却还有人不承认。且以国子监中谬论最多,说是若大气压当真存在,小小飞蛾都要背着几倍的重量,怎么活得下来的?还有监生在监中说,自己手不能提肩不能担,自不如农家子能担重担。”

  游醇摇头,这是自己作死,话说得婉转点,日后还能为自己辩护。说得这么明白,不是生生的把自己打包送给人去讨好宰相?

  “我在西京,也听闻人说,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不做宰辅,不得重荷。”

  方兴笑了起来:“这可还算会说话的。”

  “其实是成了习惯,反而感觉不到了。”

  “节夫这话说得对。现在铜球实验出来了,国子监又丢了一次脸,多来几次也就习惯了。”

  游醇暗暗摇头,国子监是新学巢穴,尽管大部分学生只是为了进士,但死硬的新党成员还是有不少的。在方兴这种韩冈的心腹眼中,便是死敌的老巢了。不过在外人看来,自己也是韩冈的亲党,不能当做没事人一样站旁边看热闹。

  “横渠书院现在也越发的厉害了,天下间的书院,当数其第一了。”

  “有太后青目,韩相公照拂,金陵、嵩阳两处如何比得上?”

  金陵书院和嵩阳书院,两家书院政治色彩与横渠书院一样浓厚。王安石致仕后每隔两天就去一趟金陵书院讲

  请收藏:https://m.qu70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