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527章 谁把狗放出来了_电影大师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好莱坞是一个没人和天才过不去的地方,除非不想混了。

  1973年乔治-卢卡斯的《美国风情画》以万预算收下亿全球票房,为环球影业带来了5200万的利润。这个惊人的回报率直到1999年才被《女巫布莱尔》打破。其时29岁的天才电影人卢卡斯雄心壮志地开展他的新项目,认为环球会毫不犹豫的给他提供百分之百他要的资金和一切,环球票房部却告诉他“你的新项目将是票房毒药,这是有数据统计分析的”,环球一美仙都不给他。后来20世纪福克斯投资了这个1300万预算的科幻项目(开拍前差点撤资),《星球大战》。

  这种幼稚的滔天错误,每天都在好莱坞发生。

  虽然奥斯卡主办方叫“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”,事实上电影艺术和科学几乎是反义。

  为了尽量避免错误,就有了一个行业信条“不要试图理解或质疑天才,满足他们。”

  周五晚接到叶惟的通知电话,乔恩-菲尔海默一点都不意外,如果VIY这都没有反应那还是VIY吗?

  狮门选择投资VIY,应该说全行业一旦谁和他合作,都早已把他的个性放进评估里了。两年前叶惟说“我要和影评界闹一闹”还会有人惊讶,现在是一种理所当然。

  真的是通知而已,不是商量。

  美国电影史上出现过两次天才涌现浪潮,一次从30年代起发生,另一次从70年代起发生,科波拉、斯科塞斯、斯皮尔伯格、卢卡斯、泽米吉斯、德-帕尔玛、马力克、约翰-休斯、伍迪-艾伦、哈尔-阿什贝、鲍伯-拉菲尔森……这些改变了电影和好莱坞的电影小子,又称为“作者导演”(作品高度体现个人意志的导演,通常兼任编剧和制片)。

  叶惟是个天才,是个作者导演,凡人和他作对是祸害自己。只要他保持着投资回报上的成功,基本上他想做什么就什么。好莱坞就是一个关着一群疯子的疯人院,你能指望疯子不做什么?

  是天才是疯子也是大人物,很多人和金钱进入电影业就是为了认识这种世界上最独特的、最有趣的、最魅力的人物。

  乔恩认识这个行业的无数凡人和天才,怎么去形容叶惟?每个人有自己的说话方式,叶惟的说话方式不是每个人都有,他一半的话聪明睿智自信而富有哲理,让人不知不觉间敬佩他,另一半的话风趣幽默亲和,就像一位老朋友,让人不知不觉间没了戒心,对他说了自己很多,而他可能还没有说一句他怎么样。

  乔恩印象中还认识两三个能这样说话的人,沃伦-比蒂、约翰-特拉沃尔塔,这些人大概是他见过最风趣、最没有明星架子的巨星,还都是在有限的工作外的接触中的认知。知道为什么这些浪子泡妞无往而不利了吧,

  请收藏:https://m.qu70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