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250章 在片场_电影大师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“fire!”

  “action。”

  多伦多,这一天《阳光小美女》片场响起了两把喊“开拍”的声音,一把是叶惟的,另一把是纳内特-波斯特恩的,纪录片《viy:追梦、阳光小美女、神童诞生》的编剧、制片人和导演。

  年近35岁的纳内特-波斯特恩来头不小,她毕业于纽约大学,1997年和布瑞特-摩根合作制zuò了《拳击台上》(导演、制片人、剪辑),这部跟随三位拳击手和他们教练的命运的小成本纪录片大放异彩,先是在1999年圣丹斯电影节拿下“评审团特别奖-纪录片”一奖,接着是国际纪录片协会纪录片奖等等,最终更得到2000年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的提名。

  一个新人女导演能以首部电影赢得这么多认可,波斯特恩在业内名声鹊起,有了个非常好的职业生涯开端。

  在她成名之前的1998年,她还作为编剧和剪辑参与制zuò了关于南京大屠杀惨案的纪录片《以天皇的名义》,记录了1937年日军在南京掠杀残害了超过30万中国平民的史实。然而长期漠视南京大屠杀的西方世界对它一如既往的漠视兼质疑,认为30万这个数字是“所谓的(so-called)”,影片自然也没有得到什么赞誉。

  在《拳击台上》之后,波斯特恩陆续制zuò了两部电视纪录片,又和摩根再度合作制zuò了罗伯特-伊万斯的传记纪录片《光影流情》,虽然没有获得重磅提名和奖项,却在影评界大受好评。去年她给ifc生产了个电视节目《电影学院》,但没有第二季,她的职业生涯落到了谷底。

  就在这种情况下,波斯特恩与梦工厂谈妥,接手了《viy》这个项目。

  奥斯卡提名级别的纪录片电影人!做传记的对象是罗伯特-伊万斯那样的老传奇(《罗丝玛丽的婴儿》、《教父》、《唐人街》等经典的制片人之一,并有着戏剧般的大半生),就算落入低谷,波斯特恩接手《viy》真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。

  一个尚未有什么定论的“半传奇”华裔天才少年,一部衍生的宣传纪录片?

  当初这个消息传开后,媒体们一片惊讶,有评论也都说“波斯特恩自降身价”、“愚蠢的选择”……

  “我了解了他的故事,看了些相关的影像资料,我被打动了。viy的故事有趣、有力量,在校园内他是个学生,在校园外他是个电影人,他有青少年有的和没有的很多方面,全在‘viy’里,这是吸引我的原因。它不会是一部宣传片,它是部有关成长、青春激情、天才的传记纪录片。”

  波斯特恩在接受《好莱坞报道者》的采访时这么说。

  她一直就想做一部关于美国青少年的青春成长的纪录片,《viy

  请收藏:https://m.qu70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