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三百四十九章鞑子来了!_变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满清盛京,皇宫。

  时间前推一个月,在大明入援大军刚从京师出发之后,清国那边就已经得到了消息。

  清国在大明的细作还是很多的,特别像是现在这种大战时刻,他们更加重视,散步各地的细作不断将各种情报传来,并且还非常细致,连入援大军人数,兵种构成,领兵将领名录等等,都有详细记录。

  (毕竟这个也算是鞑子的起家法宝之一,历史上辽东的很多名城,诸如辽阳,沈阳等等,都是这样有着奸细的里应外合,才被攻破的)

  所以自从得知明国倾大军而来,虽然不知道具体人数,但是根据细作汇报,应当也有十万人以上!更不要说其中还有他们视为心腹大患的玄甲军!

  所以这样的规模很快引起了皇太极的重视,他很快就和历史上一样,做出了倾全国之力,和明军决一死战的决定!(不管怎么说,这里还是他们的主场,在这里举行大决战,先天占据优势的)

  并且不得不说,此时的清国,虽然崇祯十一年那会被打惨了,可是从总体上来看,还是处于国力的上升期(虽然这个国力上升的进程已经被严重阻扰),所以在皇太极颁下全国总动员的命令后之后,短短半个月之内,已经集结清军二十万人!(只比历史上少了四万人)

  当然,这个质量就是和前几年没法比了,这二十万人的年龄跨度,从十五岁到五十岁都有,也就是说这次我大清真的是刮地皮似的征兵了……凡是身高在四尺半以上的男子(也就是一米四以上)全部征发!这要是输了的话……我大清那真的要当裤子了!

  显然之所以如此,皇太极也是迫不得已,因为他非常清楚,也有战略眼光……知道这是一场决定国运的战斗!胜了,则大清国前景广阔,甚至入主中原都不再是梦想,如果败了的话,自然一切休提,估计重新又要钻深山老林,退回以前那种半野人的生活状态了。

  崇祯十四年九月三日,皇太极亲率二十万大军,并带领所有的亲王贝勒等满清重臣,包括同样征发的仆从军(蒙古八旗,汉军八旗,朝鲜棒子组成的军队等等),一直到达杏山附近的乳峰山,黄土岭一带,并且在这二地修建了大量的壕沟,石墙等军事设施。

  (皇太极还是很有战略眼光的,乳峰山和黄土岭都是前往锦州的必经之路,所以他先行重兵布防,占据先手之利)

  不过就算这样,老实说在明朝入援大军齐集宁远,并未作出下一步动向的时候,皇太极还是很有些焦虑的,因为八旗铁骑擅长的是围点打援,他们总的作战思路就是通过调动敌人的生力军,来达到歼灭的目的。

  (甚至翻开历史,就会发现历史有惊人的相似,就好像后世国//共两党在关外的战斗,同样是围绕锦州等大城

  请收藏:https://m.qu70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