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353章 落子_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关于港英当局为什么不发展新界的原因,大约可以写一篇论文,

  但归纳起来就三点,

  第一点是历史原因,按照条约,香港分为三个部份,永久割让地香港岛、永久割让地界限街以南的南九龙及昂船洲,最后便是界限街以北的新九龙以及新界,这部分并不是割让地,而是租借地,为期99年,

  所以在港英当局眼里,新界不属于自己的土地,迟早是要还回去的,自然也就懒得开发。

  第二点是本土原因,

  1840年英国用武力占领香港岛、1860年英以《北京条约》割让南九龙,当时都做了同一件事,他们立刻将所有土地充为公有,所以在这一片区域可以随意发展,

  到1898年英国租借新界,得到前两次的经验,新界各区乡绅组织武装反抗英军,名义上是爱国情怀,实际上还是为了土地。最终港英当局妥协,派人丈量新界所有土地,凡有居民占用,均以集体官契替代清政府的红契登记,作为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凭证。

  至于无主之地,主要是山岭、沼泽、河流等地,全部充公,成为“官地”,也就是政府拥有的土地,

  从此以后,新界的土地分为红契地和官地。

  没能一口吃饱,港英当局当然不满,这也是陆安成说的,“港英当局因为当年的事,一直在打压新界”的根源。

  而香港的地势山多平地少,除了山之外,平地主要分布在香港岛维多利亚港一带和南九龙,其实就是维多利亚港两岸,所以这里是香港的主要经济发展地带,

  除此之外,就只有新界靠近深圳的那一大片平地,也就是后来林女士提出的“北部都会区”,

  这时问题来了,

  港英当局是发展他们眼里“自己”的土地香港岛和九龙,还是发展面积更大、但是紧邻深圳的“新界北”呢?!

  完全不用思考,答案显而易见。

  这就是港英当局不开发新界的第三个原因,政治原因!

  所以从英国占领新界之后,港英当局就从未有过任何关于新界的开发规划,他们宁可在香港岛、南九龙和大屿山填海造陆,也对新界的大片土地视而不见,

  不仅如此,在84年12月19日联合声明之后,他们还以环保为理由,为后世政府开发新界设置了重重阻碍,

  每次特区政府想要开发新界,就有无数既得利益者蹦出来大呼小叫要死要活,

  以致于香港一方面居住面积狭小笼屋盛行,一方面绿化地占比极高,放眼全世界,只此一家别无分号!

  可是这关陈建国什么事呢?

  陈建国来这里不容易,一年就能来一趟,只能待一段时间就走,时间紧迫,他自然不会无聊到真的砸钱去开荒,

  开荒只是手段,不是目的,

  他的真实目的,是想通过“农业开发”这种港英当局眼里不太敏感

  请收藏:https://m.qu70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