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35章 没来得及看_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八亩地,三千斤。

  五十年代种植的水稻亩产普遍较低,一般在300到600斤之间,不过600斤一般属于天花板,只听过没见过,天时地利人和齐备才偶尔昙花一现的那种,

  如遇天旱虫伤,亩产甚至不到200斤,完全失收的也不罕见。因为那时很少使用化肥和农药,加上稻种是不抗病虫的常规稻,因此导致亩产很低。相反每亩的种子用量却很多,通常每亩水田需用种15到20斤,这样算一算,出产率确实很低,

  照此对比,八亩地三千斤的收成,算下来一亩地将近400斤,的确不算少了。

  紧接着,陈建国发现了一个华点,

  刚才二爷爷好像说的是,“你们那八亩地”???

  这么说……,

  想到这里,陈建国顿时眼睛一亮,

  我家有地?

  哦,对了,想起来了,

  自己一家本来就是农村的,如果大爷爷没转业回来,自己现在应该和梅映雪一样,在某个农村教学点上课,闲暇之余便是上树掏鸟窝、下沟摸鱼虾,满田野打滚,混成个泥猴子的那种,

  但是大爷爷把自己一家从农村给拉了出去,进了棉纺厂,所以,

  二爷爷说的那八亩地,就是自己家的地?!

  可是,如今爷爷、父亲他们不都是工人吗,还能在农村有土地?

  ……

  晚上的菜很丰盛,

  除了陈速羽惯例在食堂买的三个菜,奶奶还炒了两个青菜,炖了好大一锅鸡子,

  只是有点可惜,

  一大锅鸡子炖出来,奶奶先用个大碗分出来一小半,然后捧着给同一条巷子的邻居,每家每户都分了半小碗,

  这也是这个年代的规矩,邻里之间,如果谁家做了好吃的,除非是矛盾大到老死不相往来的那种,否则一定会给隔壁左右的人家分上一碗,以示亲近。

  所以说,远亲不如近邻,是有原因的。

  尽管分出去了一小半,剩下的一半依然堆了满满一大盆,

  如果只有鸡子肯定不会这么多,哪怕是火鸡也不行啊,主要是里面加了很多配菜,切成薄片的五花肉增油提香,婴儿拳头大的洋芋,一刀切两半,混在鸡子里面,再加上八角、桂皮、香叶、干辣椒一起炖烂,那香气……。

  反正陈建国咽了好大一口口水,却没敢动筷子。

  今天可不比往日,有客人在呢,长辈们可不会惯着他。

  所有人坐定,大爷爷端起酒杯,先跟二爷爷碰了一杯,然后抬手示意,

  二爷爷也不客气,拿起筷子就夹了块五花肉,这时其他人才开始动筷子。

  奶奶坐在陈建国旁边,拿起他的饭碗,先用勺子给他碗里舀了一勺菜,

  鸡肉混着洋芋油光水滑,浓郁的汤汁浸透米饭晶莹剔透,直接将视觉和嗅觉效果拉满,

  陈建国抱着自己的饭碗,慢条斯理地吃着,

  一看他的吃相,二爷爷倒是先惊讶地说道,

  请收藏:https://m.qu70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