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332章 这个事不能慢_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几个月前,陈建国第一次回家探亲的时候,那待遇,历历在目!

  才隔了几个月时间,等他再回来,就没有那么热情了,

  倒也不是说不热情,

  父亲,“啊,回来啦?把行李拿回房间去,下来洗手吃饭。”

  母亲,“脏衣服都拿下来丢盆里。”

  奶奶,“想吃鸡还是红烧肉?那就吃肉吧,过年再杀鸡。”

  大概就是这样,不能说不好,就是有点差距。

  陈建国倒是不介意,谁回自己家还当客人了?便欢快地换衣洗漱,又给弟弟妹妹检查功课,

  “小瑛,成绩怎么样?啊?才考了99分?那1分是怎么扣的?作文?咳咳,要再接再厉,争取作文也拿满分。”

  前几年大论战的时候,许多东西都跟苏联脱钩,于是大部分学校就废除了5分制,改成了百分制,当然也有很多没改的,反正一个地方一个样,他们自己能理清楚就行。

  再看看陈建军的试卷,

  “数学才考91?皮痒了是吧,小瑛,拿竹条来!”

  啪、啪、啪……

  真抽,那混小子自然不会等着挨打,当即满院子地逃,可他哪里跑得过大哥,屁股结结实实挨了9下,

  扣一分抽一下,不多不少。

  以至于吃晚饭的时候,他坐在椅子上疼得直咧嘴。

  陈瑛是56年7月份生人,今年已经13岁,正在读初二,陈建军则是58年8月份生人,刚过11岁,还在上小学六年级,

  照说这两姐弟的成绩都不错,毕竟有陈家湾那么多大佬多对一的辅导,成绩差了才奇怪,

  可惜头上有个太过耀眼的大哥,成绩好是应该的,成绩不好就要挨揍,以至于两人都是在家长老师棍棒的鼓励下长大,抗压能力都不错,

  这不,陈建军刚刚挨完揍,转过身就抱着饭碗大口吃肉,很有些混不吝的劲头。

  饭桌上,大爷爷看着团圆的一大家子,满意地抿了口酒,

  这年头好多知青下乡、好多工人下三线、好多运

  动员去农场,一家人能完完整整地吃几顿团圆饭,便是极为难得的事情,尤其是在年底这个时候,嗯,虽说现在不兴过年了,连除夕、初一都要上班,但不妨碍老百姓自己在家里吃顿团圆饭。

  67年破“四旧”,提倡过“革命化”的春节,还有好多口号,

  “移风易俗过春节,大年三十不歇脚”、“干到腊月二十九,吃完饺子初一早晨就动手”、“三十不停战,初一接着干!”

  过年不准放鞭炮、不准烧香拜佛、不准滚龙舞狮,不说“恭喜发财”,这样的春节一过便是十年。

  然而“年”终究不是简简单单就能随便取消的,虽然不放假,但在这时候除旧布新、合家欢乐、休息调整也并不影响,

  老百姓对春节的重视,以前如此、现在如此、以后依然会如此。

  一家人坐在一起,说说笑笑,不知

  请收藏:https://m.qu70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