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270章 说服_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“什么?你要去当知青下乡?”

  马秀英听到陈建国的话,当即站起来怒吼,“我不同意!”

  话音未落,眼眶就红了,捂着嘴呜呜说道,“你知道什么是下乡吗?啊?就要去当知青?”

  大爷爷冲陈速羽使了个眼色,陈速羽立刻拉着她坐下,小声安慰,“先别着急啊,先听听小国怎么说,来。”

  奶奶也红着眼眶,看着陈建国问道,“小国啊,你怎么就想到要去当知青呢?知青是那么好当的吗?!”

  陈建国赶紧抓住奶奶的手,笑着说道,“您别着急啊,先听我说。”

  大爷爷拿烟杆敲了两下桌子,沉着脸说道,“从小到大,小国都是有想法的孩子,绝对不会乱来,都先别着急,听听他怎么说。”

  陈建国干咳一声,笑了笑,拿出一张报纸放到桌上,说道,“前几天我还在说,上级要给我们这些年轻人找个出路,看看,这出路不就来了吗!”

  大爷爷拿起报纸,看着上面的文章,眉头紧紧皱起,顿了片刻,看看其他脸色茫然的人,叹口气说道,“城里容不下,也就只能往农村送了。”

  随即将报纸丢到桌上,外公又赶紧拿起来看,

  陈建国则说道,“其实,早在1955年8月,北京就有一支青年垦荒队到北大荒萝北县,建立了北大荒的‘北京庄’,他们就是最早的知青队,那支队伍有248人,最小的是14岁,

  两个月后,上海也组织了98个人,到江西德安九仙岭垦荒,其中还有25名女孩子,最小的也只有15岁,她们住简易草棚,吃稀饭箩卜干,每天只有3分钱的菜金,之后又有十多个城市组织了知识青年垦荒队奔赴农村,

  64年初的时候,上级又发出通知,号召城市里的知识青年,到农村去参加社会建设,66年5月份,运动会之前,上海文化广场聚集了一万三千多名知识青年,领导鼓励他们积极投身边疆建设,

  就在今年,从5月份开始,北京就在积极动员所有的运动员去北大荒、内蒙和山西投身建设,经过半年多的努力,到了这个月,去内蒙的就有近两万人,去山西的有三万两千多人,去东北的更多,全市运动员为之一空,最后就是,”

  他说着将手按在报纸上,轻声说道,“这篇文章了。这是李先生发出的号召,到了这个时候,让全国城市里的知识青年去农村自谋生路,已经成了大势所趋,谁都改变不了。”

  “可是,”

  马秀英抹了把脸,焦急地说道,“那些都是没有工作的啊,你可以进工厂,也可以去当干部,没必要去啊。”

  陈建国对着母亲笑了笑,拉着她的手说道,“妈,我是可以进工厂,也可以去当干部,甚至还能去当兵,但是,如果运动会一直办下去,再办五年、十年,等妹妹和弟弟都长大

  请收藏:https://m.qu70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