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137章 增量法_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把饭变大?

  陈建国瞪大眼睛,米饭就这么多,吸水量也有限,泡一泡就能变大?

  奶奶呵呵笑了两声,又起身走回屋子,出来时手上多了一张报纸,递给陈建国,笑道,“咯,报纸上面说,辽宁黑山县大虎山卫星公社的食堂,搞出了一种‘玉米食用增量法’,先将玉米蒸到5分熟,再将半生不熟的玉米呢拿去磨,磨出来的玉米粉啊,再掺水做成馍,

  那上面说啊,以前一斤玉米只能出一斤半的馍,用这种新办法,能出两斤半,硬生生多出来一斤。

  他们还把这个‘苞米食用增量法’向上级做了汇报,中央和领袖看到了就很重视,号召全国各地试行研究,也创造自己的‘增量法’。

  所以奶奶就拿米泡水,把米变大了再蒸,这样蒸出来的饭就更多啦。”

  陈建国耳朵里听着奶奶的话,怀里抱着难得安静的两小只,手上拿着报纸仔细看,

  看完之后,不禁面露苦笑,这种“增量法”不是自己骗自己么,

  玉米也好,米饭也好,总共就这么多,给它们强行灌水使其膨胀,表面上看,得到的饭食是变多了,其实总量还是那么点,

  反而因为经过一系列的工序,破坏了里面的营养成分和纤维结构,使得更容易消化,

  另外人的饭量就这么多,你吃了两碗饭感觉饱了,其实吃到肚子里的粮食还没有以前的多,

  总量变少,又更容易消化的情况下,人也就更容易饿。

  这不是自己骗自己是什么?!

  这时候他也想起来了,

  真别说,也有别人拿这种办法骗你的,

  他好像隐约记得,上辈子从初中到大学,学校的食堂里面蒸饭用的就是这种办法,

  先用水泡,将米泡两个小时以上,然后上锅蒸,蒸到半生不熟,又往里面加水泡,然后再蒸,这样蒸出来的米饭又大又香又软,

  很好吃,但是不顶饿,经常两三个小时就饿了,

  对了,好像叫双蒸饭。

  那算不算历史的延续与发扬?!到了晚上,奶奶做好了饭,大爷爷他们也回来了。

  只是脸色都不太好看。

  饭桌上的菜不多,一碗腌酱菜,一盆大南瓜,一道蒸鱼头鱼皮,再就是一小碟鱼糕,

  如果陈建国今天没去搞鱼回来,那桌上就只有两道菜。

  鱼糕是陈建军和陈瑛的专属菜,陈建国自己选择放弃,和大人一起吃炖南瓜和鱼头,

  不过,陈家的南瓜跟别人家不一样,是加了猪骨汤炖的,勉强算是一道荤菜。

  外公每隔三五天就会提两根猪骨过来,这些猪骨就被奶奶拿来熬汤,一锅汤要炖三五天,直到下一副猪骨到了才会换。

  哦,现在大爷爷、爷爷和父亲也没喝酒了,

  因为酿酒费粮食,他们就都戒了。

  一家人端着饭碗吃饭,一大碗红薯饭混着浓郁的南瓜汤汁,再夹两根酱萝卜,没几口便下了

  请收藏:https://m.qu70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