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115章 驯马?_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20世纪初年,小日子过得不错的鬼子与西方列强一起打进了京城,

  当时,他们骑的马是本土培育的战马,平均身高不到130厘米,

  马的身高是按肩背算,身高不到130,也就是马背离地不到130,而那时候的小鬼子平均身高不到150厘米,

  所以哪怕是同一边的联军,骑着身高在160厘米以上战马的西方列强骑兵,也将其称之为“侏儒军团”,将马称为“大号老鼠”。

  但是西方军团不知道,这已经是东洋人经过很长时间改良过的战马,

  最早的时候,他们引进了蒙古马作为他们的战马,但是橘生淮北则为枳,本来就不高的蒙古马到了东洋,水土不服,竟然长成了更小的来苏马,身高和骡子差不多,战斗力也像骡子,基本上上不了战场,只能当做挽马用,

  后来经过不断引进良种改良,才长到和蒙古马差不多的个头,成为鬼子的战马,

  但这种他们以为很好的战马,却在西方高大的马种前不值一提,

  被嘲笑之后,小鬼子又奋发图强,不惜一切代价,先后引进阿拉伯马、顿河马、盎格鲁诺曼马等世界顶级战马,与适应了本土气候的来苏马配对,最终培育出一批能够适应东洋气候的一流战马,

  这种战马的身高最低标准就达到160厘米,甚至超过了当时小鬼子的平均身高,

  这便是东洋马,

  也是那时候老百姓口中的东洋高头大马。

  二战初期,整个东洋拥有20多万骑兵部队,单单一个骑兵中队就有144人,配134匹东洋马,只有少量辎重兵才配来苏马,

  他们的一个骑兵旅团,就拥有八个骑兵中队,再加上炮兵连队、装甲车队和步兵,就有五六千名士兵,配有数千匹东洋马,

  直到后来随着他们机械化程度的提升,东洋马才逐渐退出常规战斗序列,成为军官的坐骑,或者转送给了伪军,

  那时候我军不少高级将领,也以有一匹东洋马为荣,

  当然,必须是缴获来的。

  后来小鬼子打到江南这一带,因为地势特殊,没走几步路就有河沟,不适合大规模机械化作战,所以有很大一批东洋马被调配到了这里,那时候鬼子兵几乎是人手一匹,甚至就连拉车的,也是从机械化部队淘汰下来的东洋马,后来抗战胜利,被缴获的合格战马自然是被大部队带走,组建我们自己的骑兵部队,而更多的因伤残不适合作为战马使用的东洋马,就被留在了本地,

  这些顶级战马也就成了农民耕地、拉货的工具,

  时至今日,十几年过去,这里几乎每个村子都有数量不等的东洋马,或者是与东洋马杂交的马、骡子,像棉纺厂运输队的马,也差不多有一半是当年那批东洋马的后代,

  只不过后来的这些马没有经过专业训练,已经不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qu70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