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859章 第五大发明_重生:我的80年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858章第五大发明

  轻快的脚步声回响在中关村科技大楼五楼,陈春仙实在无法抑制自己的情绪,空气中倘若有一个旋律传来,他便能翩翩起舞。

  受他影响,李建昆也有种哼小曲的冲动。

  咔咔!

  特制的实木大门被推开,陈春仙领着李建昆走进一间秘密中的秘地。

  目前除了这层不对外开放的楼层内、签署过保密协议的工作人员外,无人知晓,此地静静“躺”着一个世界第一。

  “看!”

  陈春仙激动抬手:“四代光刻机!”

  纯白色调的房间居中,有一台体积不小的机器,规模是华夏硅谷公司一年前出品的三代光刻机的近两倍,像一间小房子。

  三代光刻机叫作“扫描投影式光刻机”。

  这小子说懵的……

  那么,老陈说这是全世界第一台第四代光刻机,大抵上没毛病。

  直到第五代EUV光刻机的问世。

  不在技术上有革命性的创新,无法突破。

  在前世,它统治这个领域的时间接近三十年。

  反之,如果没有这道灵光乍现,一个小小的问题,或将困住一个科学家一生。

  “华夏硅谷公司没启动光刻机项目之前,我国的光刻机水平,距离世界领先,大约有五年时间。”

  老陈扬起嘴角:“甩他们二里地,其实,也没那么难。”

  四代尽管只多两个字“进步”――进步扫描投影式光刻机,但它却是最具代表性的光刻机产品。

  “牛!”

  这台光刻机已超出李建昆这个键盘侠,能够看懂的极限,他只能通过键盘侠的知识来判断,如果达到了这种最小工艺,那么它确实是台正儿八经的四代光刻机。

  科学研究,许多时候关键性的进展都来自于灵光乍现,好像被苹果砸中后的牛顿,悟出万有引力。

  李建昆却知道,这一年来,老陈回家过夜的次数,不超过十次。

  你猜怎么着?

  陈春仙不是没问过他咋想到的。

  “我说过,再给我一年时间,我必定赶上他们。”

  暂时没有消息。

  可行!

  要知道,他家没几步路,从科院离职后,置了套宅子,就在中关村。

  他们在研发第四代光刻机时,对于怎么样来突破三代光刻机的桎梏,一筹莫展之际,是建昆提醒:尝试使用一下193nmArF激光光源。

  三代光刻机的最小工艺极限是130nm。

  坦率讲,陈春仙怀疑过,他可能是外星人……

  “别别别。”李建昆怕他又问东问西,赶紧岔开话题,绕着四代光刻机一边转着圈圈,一边作了解。

  建昆给他们的还不是灵光乍现,而是或许唯一的标准答案。

  不过,他似乎真没觉得辛苦、劳累,全身心投入,乐在其中。

  “不。”李建昆说,“你超越了他们。”

  李建昆递给老陈一大拇哥,得亏他有点心理准备,始终关注着华夏硅谷

  请收藏:https://m.qu70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