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852章 创业家_重生:我的80年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852章创业家

  关于这份“财富杂志”该取个什么名字,李建昆着实思考了一番。

  由于年代的原因,当下并不好把“追逐财富”这样的论调,拿到台面上来讲。

 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——这句意义重大的话,现在也没有问世,似乎要到年底。

  所以,尽管杂志的内容是财富信息,但是杂志的名字不可标榜“逐富”,得隐晦些,甚至另辟蹊径。

  创业——李建昆在白纸上写下这两个字。

  这个词肯定没有问题,一九七四年有部大火的电影就叫这个名字。

  “杂志社搁这儿办?”

  大家挨个做自我介绍,李建昆和他们互相认识一番后,直入正题。

  想要创办一家杂志社,也不是那么容易的,需要申请的资质很多。

  “而且随着我们‘创业家’杂志的知名度越来越高,采访会变得越来越简单。”有人补充。

  “总之一句话,要合法合规。

  他们都在媒体圈子里混过,事实上,都积累了一些人脉和资源,比如说西部某地的某报社的同志,让他帮忙采集相关信息,按稿件给他酬劳,相信没人会拒绝一份额外的收入。

  房主叫卖这个价格,只怕是顾忌再往高了叫,不可能有人买得起,毕竟快七个万元户了。

  “我认为我们的信息采集,或者说采访,其实不难。”

  众人眼神明亮,这倒是个好点子。

  驼背老叟:“!!!”

  看看李建昆和艾菲就知道,两人私下以兄妹相称,然而在公司里,艾菲照样喊他董事长,并且以上下级关系相处。

  “那必须实地采访啊。”有人说。

  “保不齐往后都有人追着让我们采访。”有人乐呵呵道。

  不知是搞怕了,还是什么其他缘故,金姓人家有意出售。

  要知道这座院子,占地面积可远不止五百平方。

  ……

  如今看来,妙不可言。

  这几天李建昆一直在物色杂志社的落户地,想着往后是要送给沈姑娘的,租的房子未免不合适,买吧,约莫合适的地方全是公家的,不可能买下来。

  “还有一点原则,大家务必要记住。”

  杂志社落户在这儿,简直是花园式办公。

  周岚含笑说:“想想看,我们去采访某个创业者,只要和他这样讲:接受我们的采访后,我们可以在杂志的商品信息板块内,刊登上他的商品信息,这样等于免费替他打广告。做买卖的人总希望自己的商品求购者络绎不绝,应该很难拒绝吧。”

  事实上,这座四合院从公有状态申请回来,也没有多久。

  “这样的话,内容可就不那么好做了,”有人举手发言,“现阶段我们还能收集首都这边的创业致富故事,可越往后,素材肯定不够,难道还要时常去外地做采访?”

  “很好。”

  “您老能给个准话儿吗,多少钱。看也看过,合适我们马上拿下

  请收藏:https://m.qu70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