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412章 暴露了吸金能力_重生:我的80年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412章暴露了吸金能力

  4月30日。

  晌午时分。

  龙牌刀具厂,厂门外面。

  郭主任和周慧芳站在一块,望着马路上三五成群的外商,与“摊主”们打成一片的情景,乐得合不拢嘴。

  这些摊主自然不是真正的商贩,全是区里临时调拨来的,各农业单位的职员。

  多半还是领导。

  “周姐,您还别说,小李顾问确实有两把刷子啊!”

  郭主任相当满意,自从摊位摆开,区里已经拿下好几笔农贸订单。前前后后都离不开小李顾问的帮助。

  之前因为沟通问题,小李顾问又帮忙,从北大喊来一帮英文顶呱呱的姑娘。

  每人每天十块钱而已,相比起动辄数十万的出口订单,也叫个事?

  周慧芳笑而不语。

  研究生毕业,放弃指不定能进部委的工作分配,这是普通人能干出的事?

  当然了,这些事并不好对外讲。

  实际上早前得知这个情况,她心头都颇有想法,某次与小李长谈,这孩子不喜体制内的工作,说自由自在一样能替国家和社会做贡献。

  当时将信将疑。

  如今是真信。

  两件事实摆在眼前。

  一个小精灵般的姑娘,呼哧呼哧跑过来,几天接触下来,周慧芳知道她的名字,和蔼问道:“怎么了红衣?”

  “两位主任,我带的那批韩国客商,想订购京西稻。”

  嚯嚯!

  又来一单,郭主任笑歪嘴,忙拎着公文包上前,勤等着呢。

  周慧芳打趣道:“咱往后怕是只能吃外来米。”

  心头却很乐呵,对于他们这些本地老百姓而言,有米吃,能填饱肚子,谁去嫌个滋味?

  没那么金贵。

  好东西能够出口挣外汇,给工厂添置先进的生产设备,促进国家经济发展,那才叫物尽其用。

  这是发展大计,也是一件功在千秋的好事。

  她相信,往后的孩子们会念叨他们的。

  厂区内,行政楼。

  会议室里,李建昆和老林正在洽谈一拨美商。

  说来也巧,颠过来的外商不老少,比他们预料的还多,但美商居然仅此一批。

  因此这帮人有点傲。

  “李顾问,林经理,我不知道你们还在犹豫什么?”

  “二位要知道,我们米国是全世界最富有的国家,与我们合作,你们才能获取最大利益。”

  这话你们的鬼子小弟赞同不?

  李建昆心头一笑,80年代泥轰人可叫嚣着要买下整个米国呢。

  有点能耐就开始反主子的本性,始终改不掉。

  不过该说不说,米国人比咱们狠,一纸《广场协议》促使泥轰爆发经济危机,直接失去三十年。

  李建昆一边与他们搭话,一边瞥向手腕上的飞鸽。

  他有两块表,在港城买过一块劳力士,黄茵竹帮他选的。不过那玩意在内地,真不好戴出来,万一遇到个识货的,给人家吓出个好歹。

  “李顾问,我发现你每隔一短

  请收藏:https://m.qu70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