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248章 城中村_重生:我的80年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248章城中村

  九龙塘前行不远,钵兰街西北侧,瑞士银行。

  支付过二百六十四港币的车资后,李建昆和林新甲从皇冠车上下来,一前一后走进银行。

  要说港城银行多如牛毛,为什么选择瑞银,理由只有一个——

  其他银行李建昆压根存不进去。

  瑞银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,像是别的银行,往里头存钱都有利息,但瑞银不同,你还得给它交钱,所谓管理费,费用高低与存款比例成正比。

  饶是如此,它仍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银行,没有之一。

  无数富翁热衷于把钱存在瑞银。

  无他,靠谱。

  至少在2020年代之前,是这样的,后面听闻它背后的那个国家,反复横跳,一会中立,一会不中立,致使信用大跌。

  当然了,这是后话。

  至少在这个年代,问你收钱的瑞银,它是真的办事,可谓将客户服务做到了极致:

  存钱不需要身份证。

  如果你不喜欢数字密码,甚至可以弄个化学方程式——有个大毒枭就这么干过。

  转账汇款时,倘若伱不想被人知道,银行会使用暗码。

  突出一个你有什么条件,银行尽量满足。

  当然了,此类服务的档次,与你的客户等级是相匹配的。

  1980年哪怕是在港城,一百五十万港币照样不是小数目,此时几十万港币就能拍部电影。

  1979年港片排行榜第一名叫《笑拳怪招》,总票房为544万港币。排名第十的是《南北醉拳》,总票房为286万。

  李建昆被请进大客户室。

  客户经理素质不错,对于他内地人的身份极为惊讶,但一句没有多问。

  等出来时,一袋子钱消失不见,李建昆兜里多出三样东西:存根、支票本、银行卡。

  80年港城已经有了ATM机。

  “新甲,瞅啥呢,走了。”

  林新甲坐在银行大厅的沙发椅上,身前茶几上有杯热气腾腾的咖啡,没怎么动,显然喝不惯,眼神四处乱瞟,仿佛刘姥姥进了大观园。

  他讪讪一笑,起身,走近后,很没出息道:“在港城待了三年多,我连幻想都没幻想过,自己有一天能走进瑞银,还能混到咖啡,呵呵~”

  “幻想啥呀,想进就进,你只要往这一坐,问他们要咖啡都会给。”

  “话是这么说,可是……人穷志短啊,根本没这胆子。”

  “我看你胆子也不小嘛。”

  李建昆哈哈一笑,拍拍他肩膀,“好好干,我会让你这个总经理越来越名副其实的。”

  “嗯!谢谢老板。”

  林新甲以前工作的制衣厂,就在九龙,相比起新界、元朗的经济萧条,以及港岛的富裕繁华,九龙位置在中间,经济也居于中间。

  附近工厂和市场扎堆,工作机会很多。

  九龙这边的居民,大体可以分为两类:一类是港城的中产阶级,他们是市场和工

  请收藏:https://m.qu70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