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三百九十五章 就是不嫁_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这点小事对慈禧很简单:“可以,给他加带礼部从二品印玺,如果遇到文物之事,可以调动地方学政、藏书楼以及学院。”

  只是在闲职的基础上多了一点点权力,并不是实权,可谓无足轻重。

  不过这已经达到了李谕的要求,他拜谢道:“谢太后!”

  有了这个小职衔后,李谕就可以做件一直想做的事情了。

  从西苑退出后,张百熙也准备返回京师大学堂。

  两人并肩而行,李谕问道:“校长,我从荷兰要过来的那20名教师,安排得妥当吧?”

  张百熙乐道:“我正准备感谢你,大学堂一直缺老师,这次来了这么多,我高兴地一晚上没睡着觉。”

  李谕说:“这些人都是以后我准备放到中小学的。”

  张百熙惊道:“中小学?”

  李谕把自己以及卡耐基教育基金会筹建学校的事情给他说了说。

  张百熙沉思片刻:“中小学确实应该抓,但是我这里也的确缺人,这样吧,我留八个,剩下的给你。”

  李谕苦笑:“本来就不多。”

  张百熙讨价还价:“五个,不能再少了!你好歹也是京师大学堂出来的人,这点面子总不能不给吧?”

  “好吧,五个就五个,”李谕笑道,“不过荷兰老师的待遇都谈好了,校长注意下。”

  张百熙说:“京师大学堂并不缺资金,你放心就是。”

  实在想不到,京师大学堂直接明着“抢人”。

  ——

  天津,塘沽。

  吕碧城一回来,就被舅舅严凤笙关了禁足。

  吕碧城出了名的特立独行,在晚清可谓是一股清流,哪受得了这种封建礼教的气,立刻绝食抗议。

  吕碧城的母亲严氏心疼女儿,连忙叫来了正好在天津的严复。

  严复与吕家以及严家关系很好,对吕碧城这个才貌两全的爱徒更是非常疼惜,来到严凤笙家里后,先好生安抚了一下吕碧城,然后打圆场道:“凤笙兄,孩子大了不好管很正常,总不能饿坏了身体。”

  严凤笙哼了一声:“一介女流之身行走江湖,成何体统!现在塘沽到处都传我严家家教不严,放任女娃娃到处乱跑。”

  严复思忖后说:“碧城是到了应该谈婚论嫁的时候。前段时间驻俄公使胡惟德胡大人因为公事返回京城,他听闻了碧城的才气,极为赏识,而他夫人也已过世,托我做个媒人,还附赠了一首诗为信物。”

  严凤笙眼睛一亮,现在派出去当大使的,回来绝对是外务部高官。

  他推想得很正确,胡惟德后来甚至当过民国的元首,虽然只是代国务总理临时执政,而且只当了不到一个月,但好歹做过一把手。

  严凤笙顿时极感兴趣:“快拿给在下看看!”

  严复取出一个手卷,上面写着:“五陵尘土倾城春,知非空谷无佳人”。

  严凤笙赞道:“好诗,好诗啊!胡大人能看上小

  请收藏:https://m.qu70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