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162章 溯江而上_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162章溯江而上

  岛田翰还是不太服气的,但这种事他知道要跟踪很久,不是一蹴而就。

  李谕不愿意搭理他,就让他继续关注吧。

  后世很多商业项目其实也是要跟踪好久才能成,一连跟踪几年的也不是没有。现在的日本人又很轴,认准了的事是劝不动的。

  多说一句,岛田翰这家伙在十来年后竟然因为盗卖日本国宝被发现,畏罪自杀了。

  虽然死不足惜,但想想日本对国宝的保护程度,再看如今的清政府,两相对比简直是让人无语。

  总之陆树藩终究还是不忍立刻把藏书卖掉,多少再撑一段时间,也给了李谕他们一点缓冲时间。

  就算是25万银圆,核算一下也要接近18万两银子,这可不是个小数字。

  李谕对这批书其实很感兴趣。

  如果以后能够兴办大学之类的学校,藏书是绝对的好东西。

  宋版书又是国宝级别的存在,非常稀有。

  到了二十一世纪,全国宋版书不过六七千册。

  而且地方图书馆基本没有,如果有一两册就不得了。比如历史有上百年的山东图书馆,也仅藏5部宋版书;湖南图书馆多一点,有27部,估计身价在亿元以上。

  而皕宋楼就有将近200部宋版书,如果用册来算,就是2700多册!

  可想而知其珍贵程度!

  况且除了200部宋版书,陆家藏书还有元代的一百多部,最多的则是十来万本明清刻本。

  这是陆家上一任家主陆心源毕生心血,集合了好几家其他藏书楼而得。

  历史上,1906年时张元济也找过刑部尚书兼学部大臣荣庆,也就是所谓“旗下三才子”中的一人,希望朝廷可以拨款购买皕宋楼藏书,作为京师大学堂图书馆之基础,然后建议最终未被采用。

  看目前的形势,这些藏书陆树藩肯定是守不住了,都是国宝,无论如何,总比流落到日本人手里好多了。

  岛田翰走后,陆树藩设宴招待了几人。

  张元济向岛田翰介绍了李谕,陆树藩这才知道李谕竟然是这么厉害的角色。

  陆树藩举杯道:“原来是当朝帝师,失敬失敬!”

  好吧,在他眼里最重要的还是当朝帝师身份,而非李谕的科研成就。

  然后陆树藩又问道:“先生出过洋,他们和咱到底有啥不同,为何先生不愿让日本人染指?”

  李谕当然想说以后和日本之间那是血海深仇。不过对于现在而言,只是一场甲午战争,战火基本都是在海上。虽然发生了旅顺大惨案,但日本非常坏,内田康哉早就买通了各路记者,除了少数几个英美国内的大媒体,其他大部分报纸基本就没有报道,而且日本一直对此百般掩饰。这件事差不多直到1935年左右才被孙宝田冒死查证得知。

  就目前看,大家心中主要是因为输了一场战争就割让

  请收藏:https://m.qu70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